当前,互联网平台弹窗广告、植入广告等令消费者不堪其扰。为此,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公布《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期一个月。意见稿回应社会关切,明确将以互联网直播等方式直接或者间接地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广告、跨境电商广告纳入监管。进一步强化对弹出广告“一键关闭”、植入广告等领域的制度规定,增加了对含有链接的广告、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广告的专门规定。

互联网广告乱象多
在互联网广告乱象中,关不掉的弹窗广告十分令人烦恼。北京市民张女士表示,她在浏览网页时,网页右下角经常会弹出广告。她想关掉,却发现在广告页面上有多个“关闭”的图标,其中一个点了没有变化,另一个一点甚至还会弹出新的广告网页,只有一个关闭的图标,是在广告播放几秒钟后才显示出来的,点击之后才能真正关闭弹窗广告。但经常没过一会儿,广告又会跳出来。
实际上,众多消费者都面临弹窗广告“关不掉、躲不掉”的尴尬局面。今年7月,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一份PC端应用软件网络弹窗调查报告显示,30款应用软件中有11款存在问题网络弹窗,占调查总量的37%,其中某浏览器15分钟内广告弹窗高达9次。随机选取的4个第三方下载平台不同程度地出现捆绑下载、诱导推广等问题。
对此,大部分互联网消费者表示深受其害。根据江苏省消保委问卷调查,78%的消费者表示遇到过网络弹窗,装机工具类网络弹窗问题突出,其次是影音类、系统工具类;58%的消费者表示经常遇到购物广告,其次是游戏广告、影视广告;52%的消费者表示网络弹窗关闭按钮不易发现;60%的消费者表示在PC端应用软件安装过程中经常被要求捆绑安装其他软件。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的《App广告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报告(2020)》显示,在其分析的600款App中有58%含有广告,其中69.7%的广告甚至没有“关闭键”。
除了关不掉之外,有的弹窗广告还让消费者“踩坑”。特别是在医疗、药品、保健食品、房地产、金融投资理财等关系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领域,一些互联网平台发布的虚假违法广告花样百出,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治理举措密集出台
近年来,互联网广告发展迅猛。《2020中国互联网广告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全年收入4971.61亿元(不包含港澳台地区),比2019年增长13.85%。与此同时,互联网广告环节多、链条长、主体复杂、监管难度大。
事实上,关于加强互联网广告规范管理的举措从今年年初早有端倪。今年以来,针对平台经济、互联网广告的各种乱象,一系列规范发展的举措密集出台。
4月,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网信办、税务总局召开了互联网平台企业行政指导会,与会34家互联网平台企业签署了《依法合规经营承诺》。这些互联网平台企业在签署的承诺中几乎都提到“自觉维护互联网广告市场秩序”,如依法规范广告经营活动、完善广告监测机制、加强平台内广告审核、严格规范广告发布行为、注意广告导向、杜绝虚假宣传和低俗内容。
8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0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一批医美领域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其中部分案例涉及通过互联网平台渠道发布违法广告宣传。11月,《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正式出台,明确医疗美容广告监管重点,强调平台经营者责任。
11月,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校外培训广告管控的通知》,要求全面清理校外培训广告市场,其中包括平台自查整改,进一步完善广告发布审核制度。对于未按期自行整改的,依法从重处罚。
一些地方也采取了治理行动。10月底,广州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规范互联网弹窗广告专项治理。根据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广州市场监管部门将压实弹窗广告市场主体责任,集中约谈本地弹窗广告发布较多的头部互联网市场主体,从源头上减少违法弹窗广告行为;对发布违法弹窗广告问题严重的市场或互联网主体,通过列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向社会公示、责令整改、依法查处、媒体曝光等方式加大社会公示和曝光力度。
监管将进一步强化
此次发布的意见稿是在2016年原国家工商总局制定的《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基础上进行修订的。
针对当前互联网广告发展新情况和新业态,意见稿明确将以互联网直播等方式直接或者间接地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广告、跨境电商广告纳入调整范围;进一步强化对弹出广告“一键关闭”、植入广告等领域的制度规定。
针对关不掉的弹窗广告,意见稿指出,以启动播放、视频插播、弹出等形式发布的互联网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不得有下列情形:没有关闭标志或者需要倒计时结束才能关闭;关闭标志虚假、不可清晰辨识或定位;实现单个广告的关闭,须经两次以上点击;在浏览同一页面过程中,关闭后继续弹出广告;其他影响一键关闭的行为。同时,不得以欺骗、误导方式诱使用户点击广告。
意见稿明确“不得利用互联网发布面向中小学、幼儿园的校外培训广告”。同时,不得利用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站、网页、互联网应用程序等互联网媒介发布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化妆品、酒类、美容广告以及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游戏广告。
针对直播带货行为,意见稿提出,互联网直播内容构成商业广告的,相关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应当履行互联网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或者广告代言人的责任和义务。不得利用互联网直播发布医疗、药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医疗器械或者保健食品广告。
同时,意见稿还提出,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通过互联网媒介,以竞价排名、新闻报道、经验分享、消费测评等形式,或者附加购物链接的其他形式推销商品、服务的,应当显著标明广告。
此外,意见稿还强化了互联网平台经营者责任,要求其应当采取措施防范、制止虚假违法广告,完善发现、处置为违法犯罪活动提供广告推广以及在广告服务中植入恶意代码或者插入违法信息的技术措施,同时要配合广告监测、协助监管、提供统计数据等。
专家表示,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互联网营销的创新优势;另一方面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生态系统,踏踏实实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陈辰)
关键词:
互联网广告
乱象多
监管将
进一步强化
(责任编辑:l001)